随着疫情逐渐稳定,国务院重磅发布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,标志着我国3年疫情几乎全面放开,迎来宽松的后疫情时代。企业在即将到来的后疫情时代里将面临探索组织发展的新路径。
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,构成了一个足以改变未来世界运行方式的关键节点。在种种不确定性因素、未知风险和各种突如其来的自然和人为灾害面前,组织往往表现出极大的脆弱性,这正成为制约企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。及时建立“韧性文化”,以应对新冠疫情、网络犯罪、恶劣天气、内乱和政治动荡的威胁是未来商业中的首要思考内容,有韧性的组织才能基业长青、蓬勃发展。
韧性(resilience)对于个人来说,是面临挫折和打击时快速调整、重整旗鼓所必不可少的品质。对于企业、社区、国家来说,组织层面的韧性更为重要,可以帮助组织渡过难关,实现生存反弹,同时另辟蹊径,实现反超改进,最终“转危为机”。
和个人韧性相比,组织韧性的定义更为宏观,指一个组织为了生存和持续发展乃至繁荣从而不断预测、准备、应对和适应日益加剧的变化和突发破坏性干扰的能力。
影响组织韧性的因素很重要,我们可以把组织韧性的影响因素分为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(运行机制)。组织韧性的调节变量大体上可以分为硬能力和软能力两大类,这两类能力决定组织在突然面临风险危机时的下沉幅度。
软能力主要包括个人和团队层面的认知、情绪能力和组织层面的社会关系。员工的性格特征,包括智力、自我效能、情绪能力、认知能力和自律性等,决定了他们的逆商,即个人及团队面对挫折、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。
硬能力主要是组织层面的资源储备、架构和战略构思。组织需要创造和转移资源以应对意外情况及控制不必要的变化。有效的组织架构、运行流程和活动配置,可以提高组织韧性。
软能力和硬能力对于企业来说缺一不可。硬能力可以抵抗风险冲击,而软能力能够让风险软着陆。从阴阳平衡的角度来说,缺乏硬能力的企业太脆弱,就像只有水泥却没有钢筋的建筑,面对撞击极易坍塌;缺乏软能力的企业则不够灵活,只有钢筋却没有水泥的高楼缺乏面对强风的缓冲区间。因此,企业需要智慧地平衡这两种能力,以此降低企业脆弱性。
在当前的企业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和突发事件的大背景下,组织韧性对于中国企业具有独特的意义。高韧性不是终点,而是一种持续存在的状态。一个有韧性的组织不是单指企业能够度过危机恢复正常,而是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转型,将新的态度、信念、敏捷性和变化的组织架构不断植入到企业的DNA中,从而推动组织快速迭代和发展。相信经过疫情洗礼,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成长为高韧性组织,不断在非连续性变化的打击中成长,穿越危机,基业长青。